日前一名在英國完成學業的美國博士因申請居留權遭拒,被警察在家中逮捕並拘留,引發學術界抨擊。貸款

《經濟學人》指出,英國過去1個世紀以來都希望招募到有才能及生產力的移民,而大學教育正是一個良好的篩選機制。吸引國際學生在短期內並不付出太多成本,長期來看則具有豐厚的正面效益。報導引用英國工業設計師戴森(James Dyson)綜結英國面對國際學生的政策,「訓練完畢,踢出英國。這有些短視,不是嗎?」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則在最新一期的雜誌中審視國際學生為東道國帶來的諸多利益,指出澳洲、加拿大以至日本等國都希望爭取更多國際學生,目前在留學市場表現亮麗的美國與英國則可能因政府政策影響而逐漸喪失吸引力。

— Andrew Crane (@ethicscrane) 2016 1月 28日

— Sherry Thibault (@SherryThibault1) 2016 1月 20日

先前在英語系國家中國際學生相對較少的加拿大已急起直追。2014年,加國政府設下新目標,要在2022年前增加近1倍的國際學生數量。參考澳洲的成功經驗,加拿大政府的努力包括簡化簽證流程、給予國際學生畢業後最高3年的工作簽證。如果他們願意申請永久居留,這段時間的工作經驗也會納入考量。

近期的移民危機,使得歐洲激烈辯論移民法規。但《經濟學人》指出,比起是否應該接納敘利亞難民,是否接納國際學生應該是一個簡單許多的問題。國際學生帶來大筆學費及生活費,其學術成就也回饋至東道國。由於已在此處生活、求學一段時間,他們也較為容易融入當地社群。

雪梨智庫「Per Capita」執行長海瑟林頓(David Hetherington)表示,澳洲的成功經驗有2個寓意:第一,國際學生需要清楚的簽證規定與在學期間的工作權利。第二,國家形象是有所影響的。

債務協商

留學生帶來大筆收入及長期利益



《經濟學人》指出,各國都應當爭取這些國際學生前來求學。許多富有國家的大學院校,能招收的本地生數目與其學費是受到政府限制的。但外國學生較不受限,且校方可以向他們徵收更高的學費,以補貼學校收支及本地生的課程支出。國際學生不僅為學術界帶來多元的想法及辯論,也可以在畢業後提供年輕的專業工作力,繳稅支持本國退休金計畫。

畢業後,大部分學生帶著異國回憶及友誼返國,與東道國建立往後商務往來關係的意願更高,甚至可能成為非官方的文化推廣大使。若他們選擇留在東道國工作,大部分畢業生可提供如醫生、工程師等專業工作力,帶來進一步的經濟利益。

內容來自YAHOO新聞

— Universities UK (@UniversitiesUK) 2016 1月 29日

英國商業大臣賈維德(Sajid Javid)表示,政府的目標是要「斷開」就學與移民之間的連結。保守黨政府的做法包括縮緊簽證規章、提高簽證費用、限制在學時的工作權利等,畢業後可工作2年的「PSW, Post-Study Work」簽證早於2012年取消。

日本期望在2020年可招收30萬名國際學生,是現在的1.6倍。馬來西亞也希望在2025年收到25萬名國際學生,幾乎是現在的2倍之多。法國境內有不少從前殖民地前來的學生,提供英語學位與公立大學免學費的德國,每年也招收許多國際學生。

美國哈佛大學。(美聯社)

保守黨政府已承諾要降低移民移入的數目,控制在每年10萬人以內。歐盟公民具有自由移動的權利,許多大英國協人民可透過家人關係留在英國,但非歐盟的國際學生不具有上述的權利,也就成為政府降低移民人數的重要途徑。

arrow
arrow

    a00qo66w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