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出過多少進士?佛陀紀念館舉辦《科舉制度在台灣─台灣進士專題展》,透過百餘件清代台灣進士歷史文物給答案,12年國教會考制度紛擾不休之際,展覽內容饒富趣味及深意,也一窺考試制度對社會深遠影響。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金馬台澎兩岸交流協會共同展出清代33名台灣進士提名碑拓片、同治時期竹大小金榜史料等多件文物。if (typeof(ONEAD) !== "undefined"){ONEAD.cmd = ONEAD.cmd || [];ONEAD.cmd.push(function(){ONEAD_slot('div-inread-ad', 'inread');});} 北京市台聯會副會長鄭大表示,科舉制度有1300多年歷史,對中華文化、政治、經濟各層面有深遠影響,高市正在展出鳳邑書院200年也是科舉制度留下足跡。他說,科舉制度雖於1905年廢除,但透過考試拔擢人才方式影響深遠,例如學生考試、公務員考試全是源自於此。清代福建書院共興建147所,台灣就有31所,福建及北京更為進京趕考台灣學子興建會館,可見當年社會對科舉的重視程度。交流協會會長蘇進強表示,科舉等同各級學校聯考,蘇的族譜記載祖先應攀公也是清嘉慶年間武舉人。展覽從文化高度看同根同源,深具文化及學術等多重意義。台灣進士專題展即日起展至明年元月18日止,展出地點於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本館2樓。
8FF709AC6D29505D
全站熱搜